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里,休假是我们放松身心、重寻生活乐趣的珍贵时刻。可你知道吗,古人也有属于他们的休假时光,并且他们用优美的诗词将这份闲适记录了下来。
本文精心挑选了10位诗人的10首休假古诗词,它们宛如10扇时光之门,带我们穿越到古代,瞧瞧古人们在休假时都在“嗨”些啥。是游山玩水,沉醉于自然之美;还是与友相聚,谈天说地、诗酒相伴;亦或是独处家中,享受静谧时光?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些诗词,感受古人休假的别风情。
图片
1
休假日访王侍御不遇
韦应物〔唐代〕
九日驰驱一日闲,寻君不遇又空还。
怪来诗思清入骨,门对寒流雪满山。
韦应物此诗将休假的闲适与访友不遇的怅然融于笔墨,别具唐人风致。首句“九日驰驱一日闲”直陈平日公务缠身,唯得休沐一日方能访友,道尽唐代官吏休沐制度的真实状态。次句“寻君不遇又空还”写尽访友不遇的失落,却暗藏对友人高逸品格的推崇——末句“门对寒流雪满山”以景结情,既实写王侍御居所环境之清寒,又暗喻其诗思如雪岭寒流般清冽入骨。全诗不事雕琢,以白描手法勾勒出唐代士人休沐日寻幽访友的雅趣,在闲适中见真意,于失落处显风骨,正是中唐山水诗派的典型风致。
图片
图片
2
丁未除夕前二日休假感怀
陆游〔宋代〕
挂冠神武莫踌躇,家具何妨载鹿车。
怨谤相乘真市虎,技能已尽似黔驴。
黄金散後犹耽酒,白发生来更爱书。
新岁定寻林下约,一觞一咏未成疏。
陆游此诗作于除夕前二日休沐之时,字里行间浸透着暮年辞官的决然与闲适。首联“挂冠神武莫踌躇”直抒胸臆,暗用东汉张湛辞官典故,写尽宋代官员休沐时归隐林泉的坦荡。次联“怨谤相乘”以“市虎”“黔驴”自况,道尽官场倾轧之痛,却以“技能已尽”自嘲,显豁达之态。尾联“黄金散后犹耽酒”与“白发生来更爱书”二句,将休沐日的饮酒读书之乐写得真切自然,末句“一觞一咏”更暗合兰亭雅集之趣,在宋代士大夫休沐生活的闲适中,透出对精神自由的永恒追求,恰是陆游晚年“身闲诗自放”的真实写照。
图片
图片
3
休假还旧业便使
王维〔唐代〕
谢病始告归,依依入桑梓。
家人皆伫立,相候衡门里。
时辈皆长年,成人旧童子。
上堂嘉庆毕,顾与姻亲齿。
论旧忽馀悲,目存且相喜。
田园转芜没,但有寒泉水。
衰柳日萧条,秋光清邑里。
入门乍如客,休骑非便止。
中饮顾王程,离忧从此始。
王维此诗字句间浸透着归乡的复杂心绪。首句“谢病始告归”点明因病休假返乡的缘由,“依依入桑梓”则写尽对故园的眷恋。诗中“家人伫立衡门”之景,生动再现唐代休假时亲人相候的温情场景;而“时辈长年、旧童成人”的对比,暗喻时光流逝,官场倦怠后归乡的释然与沧桑。尾联“田园芜没、寒泉萧条”的荒凉之景,与“离忧从此始”的怅然相映,既见休沐归乡的短暂欢愉,更显离别在即的深沉愁绪,恰是唐代士人“身在仕途、心向田园”的典型心态写照,平实中见深情,淡语中显真意。
图片
图片
4
休假大佛寺
王安石〔宋代〕
罢惫得休假,衣冠倦趋翔。
挟书聊自娱,解带寺东廊。
六龙高徘徊,光景在我裳。
冬屋稍暄暖,病身更强梁。
从我有不思,舍我有不忘。
问谁可与言,摧手此徜徉。
婉婉吾所爱,新居乃邻墙。
寄声能来游,维用写愁肠。
王安石此诗以休假游寺为线,写尽宋代士大夫休沐时的精神自洽。首句“罢惫得休假”直陈官场劳顿后得闲的释然,“挟书解带寺东廊”则见其在佛寺中卸下朝服、以书自娱的闲适。诗中“冬屋暄暖、病身强梁”既写实冬日休沐的温暖,又暗喻身心暂得休养之态。尾联“寄声邻墙邀友游”更显宋代休假时的社交雅趣——不同于唐代宴饮,宋代文人更倾向与邻友徜徉寺院,以禅意消解愁肠。全诗在休假的闲适中透出对精神栖息地的追寻,恰是王安石变法之余,对“身闲心远”的宋代士风的真实写照。
图片
图片
5
七月一日休假作
曾巩〔宋代〕
初秋尚苦暑,归沐乃君恩。
地闲少来客,日晏犹闭门。
家乏念藜藿,开颜无一樽。
况复辞貌拙,敢随车马奔。
盥濯何所事,读书坐前轩。
岂堪当世用,空味古人言。
颇喜市朝内,独无尘土喧。
终年但如此,真窃大官餐。
曾巩此诗以七月一日休沐为契机,写尽宋代官员休假时既闲适又自省的复杂心境。首联“初秋尚苦暑,归沐乃君恩”直陈休沐乃皇恩所赐,道尽宋代官员休假的制度性特征。诗中“地闲少客、日晏闭门”的寂静,与“盥濯读书坐前轩”的闲适,勾勒出宋代士大夫休沐时“独处自省”的典型生活状态。尾联“空味古人言”的苦涩与“窃大官餐”的自嘲,更见其才学难展的无奈——休假非为纵情享乐,而是以读书为舟,在喧嚣官场外寻一片精神栖所。全诗在闲适中透出深沉的自省,恰是宋代士大夫“达则兼济,穷则独善”风骨的鲜活写照。
图片
图片
6
送朱澹修休假南还
沈守正〔明代〕
王家珠树三枝秀,少者先鸣驷马还。
鸿雁数行随彩伏,蒹葭八月唱阳关。
荆溪秋老文为石,鹫岭枫丹锦是山。
令谱修成假未满,洞茶闲拨断桥湾。
沈守正此诗以明代官员休假南还为背景,写尽送别友人的深情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。首联“王家珠树三枝秀”暗喻朱澹修出身名门、才俊早达,“少者先鸣驷马还”则点出其休假归乡的从容——明代官员常因年老、疾患或功成身退获准休沐,朱氏“先鸣”之姿,恰合当时士人“功成身退”的理想。诗中“鸿雁随伏”“蒹葭唱阳关”的秋日送别意象,与“荆溪文石”“鹫岭丹枫”的南国胜景交织,既见归途之美,又隐含对友人归乡后“洞茶闲拨”的闲适生活的羡慕。尾联“令谱修成假未满”暗喻朱氏在任已有所成,休假期未竟便启程,更显其归心之切。全诗在送别中暗藏对明代士人休沐文化的细腻刻画,于景语情语间见真章,语淡意深,恰是明代文人送别诗的典型风致。
图片
图片
7
初伏日招王几道小饮
欧阳修〔宋代〕
北园数亩官墙下,嗟我官居如传舍。
滹沱北渡马踏冰,西山病归花已谢。
落英不见空绕树,细草初长犹可藉。
空园一锁不复窥,不觉芳蹊繁早夏。
隔墙时时闻好鸟,如得嘉客听清话。
今朝试去绕园寻,绿李横枝碍行马。
蒲萄忆见初引蔓,翠叶阴阴还满架。
红榴最晚子已繁,犹有残花藏叶罅。
人生有酒复何求,官事无了须偷暇。
古云伏日当早归,况今著令许休假。
能来解带相就饮,为子扫月开风榭。
欧阳修此诗以初伏休假为引,写尽宋代士大夫“偷得浮生半日闲”的雅趣。诗中“官居如传舍”之叹,暗喻官场奔波之累,而“著令许休假”则点明宋代伏日休沐的制度渊源。诗中“绿李横枝”“蒲萄满架”的夏日园景,与“解带相就饮”的邀约,勾勒出宋代官员休沐时与友小酌、赏园自适的生动场景。尾联“扫月开风榭”更见闲适之态——不独求酒,更求月下风榭的清逸。全诗在“官事无了须偷暇”的自嘲中,暗藏对休沐时光的珍视,恰是欧阳修“达则兼济,闲则自适”的士大夫风范写照,语淡意深,尽得宋代休沐文化的真趣。
图片
图片
8
放朝偶作
郑谷〔唐代〕
寒极放朝天,欣闻半夜宣。
时安逢密雪,日晏得高眠。
拥褐同休假,吟诗贺有年。
坐来幽兴在,松亚小窗前。
郑谷此诗以唐代放朝(休假)为背景,写尽寒日得闲的欣悦。首联“寒极放朝天”写极寒中突接放朝诏令的惊喜,“半夜宣”暗合唐代“放朝”常伴紧急诏书的制度特征。诗中“拥褐同休假”见唐代官员休沐时着便服的闲适,“吟诗贺有年”更显文人以诗庆岁的雅趣。尾联“松亚小窗前”以松影幽窗作结,将休假的闲适融于自然之景,既合唐代士人“身闲心远”的审美,又暗喻精神自洽之态。全诗在“日晏高眠”“幽兴在兹”的细节中,活画出唐代官员休沐时的真实生活状态,语淡意深,尽得唐人闲适真味。
图片
图片
9
至湘潭访唐吏部同年
区大相〔明代〕
闻君休假日,闭户湘江深。
偶尔便高卧,翻然惬远寻。
莫因佳水石,遂欲久山林。
长路亦何赠,殷勤白芷吟。
区大相此诗以明代官员休假访友为脉络,写尽士人休沐时的雅趣与深意。首句“闻君休假日”直切题眼,点明唐代“休沐”制度在明代的延续——官员得假归隐,闭户于湘江深幽处。“偶尔便高卧”勾勒出友人休假时随性自适的姿态,而“莫因佳水石,遂欲久山林”则暗藏对隐逸的理性审视,既见对自然之趣的沉溺,又隐含对仕途责任的牵念。尾联“殷勤白芷吟”以香草喻高洁,将访友之情升华为对士人风骨的礼赞。全诗在休假的闲适与隐逸的遐思间游走,语淡意远,尽得明代士大夫“身在仕途,心向林泉”的典型心态。
图片
图片
10
病中书事上集贤钱侍郎
王禹偁〔宋代〕
食贫当岁旱,朝退百端忧。
典笏逢休假,焚香愿有秋。
病饥浑厌肉,瘦冷未更裘。
梦见山村兴,披蓑钓乱流。
王禹偁此诗以病中休假日为背景,写尽宋代官员在休假中的困顿与隐逸之思。首联“食贫当岁旱”直陈生计艰难,朝退后仍忧心百端。颔联“典笏逢休假”暗喻典当朝笏换取生计,焚香祈秋更见其心系农桑。诗中“病饥厌肉”“瘦冷未裘”的细节,真实刻画了病中休假的窘迫状态。尾联“梦见山村”的垂钓之兴,与“披蓑钓乱流”的意象,暗喻对田园生活的向往,恰是宋代士大夫“身在仕途,心向林泉”的典型心态。全诗在病痛与困顿中,透出对精神自由的隐秘追寻,语淡意深,尽得宋诗平实之趣。
图片
备注:文章/资料皆为个人整理学习用,如有错误,欢迎指正,一起学习共同进步!
图片
图片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景盛配资,开户配资,汇融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