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24日上午,重庆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开幕并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。会议听取了市政府关于全市建筑垃圾管理情况的报告。报告显示,2024年以来,重庆新增建筑垃圾处置设施130座,目前全市共建成投用建筑垃圾处置设施195座。2025年上半年,全市建筑垃圾违规运输案件同比下降62%。
\n会议现场。
\n重庆市城市管理局局长肖庆华介绍,全市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建筑垃圾问题整改为契机,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,推动建筑垃圾管理取得积极成效。聚焦督察问题整改,全力推动“项目化”建设、“清单化”落实、“台账化”管理,各项整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。针对“建筑垃圾污染防治规划缺失”问题,全市41个区县均已编制完成;已完成督察指出的132个“黑渣场”、2071个违规倾倒点的清理整治工作。
\n聚焦关键环节,重庆全面提升建筑垃圾全链条闭环管控能力。建立健全挖填平衡机制,有效减少渣土外运和填埋需求,2025年上半年,全市建筑垃圾就地处置率较去年提高5.5个百分点。推行“定车、定时、定路线”管理模式,推动建筑垃圾运输管理由“管车辆”向“管企业”转变。上半年,全市建筑垃圾违规运输案件同比下降62%。提升末端处置能力,2024年以来,全市新增建筑垃圾处置设施130座,目前全市共建成投用建筑垃圾处置设施195座,填埋剩余库容7667万方,资源化利用能力达到1269万方/年。
\n聚焦短板弱项,全面提升建筑垃圾系统治理能力。市城市管理局连续两年将建筑垃圾纳入重点整治攻坚范围。目前,全市共查处建筑垃圾乱倾倒案件103件、擅自设立弃置场案件42件,消除建筑垃圾存量点位108个,清理存量建筑垃圾107.8万吨。
\n聚焦主动服务,全面提升建筑垃圾服务保障能力,印发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市级重点项目渣土处置保障工作的通知》,落实重点工程与渣场“配对”制度,有效破解重点项目出渣保障难题。
\n聚焦执法惩戒,全面提升建筑垃圾依法严管能力,建立部门间定期调度、线索通报、案件移送、溯源查处、联合惩戒等机制,推动高效联合执法,针对建筑垃圾产生、运输、消纳等各个环节,累计开展联合执法6300余次,共查处建筑垃圾违法案件5000余件。
\n报告中提到,重庆接下来将持续完善法规政策,加快制定《重庆市建筑垃圾管理条例》和配套政策文件,完善有关行业技术标准。持续深化数字赋能,迭代升级“工程渣土治理利用”管理平台,全面推行建筑垃圾电子联单结算制度,力争2027年底前全市“电子渣票”使用率达到90%以上。
\n上游新闻记者 郭发祥
景盛配资,开户配资,汇融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